李連英察直觀色巧逢迎
李連英對慈德的這一神情觀察得非常細致,他知道:自己雖是太監總管,但掛 這種牌,未免招據。如果慧哪天不高興,拿這個找自己的事,就有些惹火上身了。李 英回言以后,即刻向慧請了假,同到家中,摘下額,除去上面的金字,然后他到慧德 面前說:“奴才不;厝,小太監不知好羅,居然在我家門上掛了・總管李離”的阿額,我第 一次看見。我剛回去摘下額,輛下金字,把那個混賬小太監打了一頓,交內務府查
心里本來很不愉快,想借此教訓一番李蓮英,聽他這么一說,便煙消云散了,就讓 辦了。 他放了那個小太監,不必送內務府查辦。李蓮英的察言觀色,可見于此
還有需要注意的是,我們在求人的時候還要注意對方所處的狀態,也就是注意對方的 情結和心理需要。例如:對方與你一邊談話,又一邊很著急地一會兒打電話,一會兒看手 表,那說明對方可能有一件很急的事。在這種情況下,你就不該把你要求辦的事講出來。 當對方很熱情也很抱,“對不起,我今天有點煩心的事,不過沒關系,你說吧…“”這時 無論對方多么熱情,你都不能說。你可以告訴對方“我沒什么急事,回頭再說吧……”然 后就主動告辭。有時在你認為合適的時候,講出自己的請求,但卻沒有得到對方的答復, 那你就不要再請求了,等下次合適的時候,你再給對方點一點。這樣多重復幾次之后,對
最后,當我們弄明白對方的心理之后,并等到了一個合適的時機時,應該學會果斷行 事,免錯失良機,這樣就可以迅速達到自己的目的
還有一個例子。慈喜歡別人稱她“老佛爺”,自然也喜歡故意擺出不殺生、行善積 德的樣子給人看看。特別在六十大壽之際,更要做出一番“功德”來,好讓天下世人都知 她將有好生之德。李連英為了能夠在眾臣面前求得感對自己的愛,較是處地想 出一些絕招來奉承慈禧。
六十大壽這天,慈稿按預先安排好的計劃,在顧和園的佛香閣下放鳥。一籠籠的鳥擺 在那里,藍福親自打開鳥籠,鳥兒一下便都出籠而飛。李蓮英讓小太監搬出最后一批鳥 籠,慈抽開籠門,鳥兒紛紛飛出,但這些鳥兒在空中盤旋了一陣,又哪噎地飛進籠中 來了。又驚奇又悶,便向李蓮英說:“小李子,這些鳥怎么不飛走哇?”李蓮英很是 得意,跑下甲頭道:“奴才回老佛爺的話,這是老佛爺德威天地,澤及禽魯,鳥兒才不愿飛 走。這是樣瑞之兆,老佛爺一定萬壽無!
李英這個馬尾可謂拍得極有水平,但這次卻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,禧太后雖覺拍 得舒服,但又怕別人笑話她昏昧,要顯示一下“英明”,于是臉上露出了陰森的殺氣,怒斥 李蓮英道:“好大膽的奴才,竟敢拿馴熟了的鳥兒來騙我!"”
李蓮英并不慌張,說“奴才怎敢欺騙老佛爺,這實在是老佛爺德威天地所致。如果我 欺編了老佛爺,就請老佛爺按欺君之罪辦我。不過在老佛爺降罪之前,請先答應我一個 請求!
墓聽后鐵青了臉,說:“你這奴才還有什么請求? 李蓮英說:“天下只有馴熟的鳥兒,沒聽說有熟的魚兒。如果老佛爺不信自己的德 天地,澤及魚鳥高魯,就請把湖的百桶魚放入湖中,以測天心佛意,我想,魚兒也必 定不肯游走。如果我說得不對,請老佛爺一并治罪!
帶著疑感來到湖邊,把魚倒人昆明湖。說也奇怪,那些鯉魚游了一圈之后,竟
又都游回岸邊,就像朝拜一般。這下眾人都驚果了。慈知道這肯定是李蓮英糊弄自己 但她又一時猜不出這里面的原因
李蓮英見火候已到,便跪在慈面前說:“老佛爺真是德威天地,如此看來,天心佛意 都是一樣的,由不得老佛爺謙辭了。這鳥兒不飛去,魚兒不游走,那是有目共睹的,哪是奴 才敢蒙騙老佛爺,今天這賞,奴才是討定了!崩钌徲⒄f完,便叩頭呼起萬歲、拜了起來,隨 行的太監、宮女、大臣,便也跟著一齊跪倒,同時,都向李蓮英投來了奉承的眼光
事情到了這個地步,慈禧太后哪里還能發怒,她滿心歡喜,還把脖子上掛的念珠賞給 了李蓮英。
其實真正的原因是,李蓮英先把魚蟲放在紗籠里,固定在岸邊,魚蟲慢慢地從紗籠里 鉆出來,便在岸邊布滿了一溜兒,鯉魚要吃魚蟲,當然就會游到岸邊來了。
不管歷史上如何評價李蓮英,但上面的例子足見他“察言觀色”的成功之處,也對求 人者提供了絕好的借鑒。
察言觀色除了善于揣摩對方的心理外,更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犯忌,如果犯了對方的 忌諱,恐怕就事與愿違了。
對性格外向、愛好交際的人,在辦公室與他們的談話,一般不會有什么副作用,但對性 格內斂、膽小怕事、敏感多心的人則容易產生其他不利影響。這時,就應當換個環境,在室 外隨便談心,才容易達到說服求助的目的。
再者,求人辦事時,不能一味地談自己的事,并反復說“請你幫忙”之類的話,這樣會 讓人產生一種厭惡感黨。如果想把自己的請求向對方說明,就應該先擺出愿意聽取對方 講話的姿態來,讓人看到你有傾聽別人言談的誠意,他才會愿意聽你說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