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深謀遠略拒稱帝
公元219年,蜀將關羽領兵進攻曹操軍隊,利用水淹戰術打敗曹軍,曹操的將領于禁 龐德等人被俘獲,髡城、裹陽被蜀軍包圍。這次戰役使蜀軍名聲大震。
曹操被蜀軍的勢頭嚇住了,就打算將都城遷往鄭城,以躲蜀軍鋒芒。 這時,司馬懿和蔣濟向曹操建議,利用孫權和劉備爭奪州的矛盾,以讓出江南的地 盤為代價,拉攏孫權。曹操接受了這一建議。
孫權與曹操達成協議后,偷襲江陵,殺了蜀將關羽。蜀軍損失慘重,解除了對樊城和 襄陽的包圍
后來為了嘉獎孫權配合解圍的功績,曹操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,任荊州牧,并封他為 南目侯。
孫權想進一步擴大地盤,但他知道又不能與曹操作對。便向曹操進貢禮物,并派人送 去信件,表示愿向曹操俯首稱臣。
曹操讀完來信,心里知道孫權不會這么順從,而是別有用心,他說:“孫權是想把我放 在火爐上燒烤!”侍中陳群等人說:“蜀漢的天下眼看就要完蛋了。殿下功高德重,人心所 向,孫權在遠方稱臣,這是天遂人愿。殿下應該登基稱帝,不能再猶像了!安懿俾犃苏f, “如果有天命在,我就成了周文王!辈懿儆弥芪耐鯗缟涛闯晒ψ员,感嘆自己未能統一天 下。他也明白,如果接受孫權稱臣,就暴露了自己稱帝的野心,何況自己現在的實力還沒 有強大到稱帝的時候。到時候稱帝不成,可能還會失去號令天下的威信,所以發出了“在 火爐上燒烤”的感慨,拒絕稱帝。
曹操之所以拒絕孫權稱臣,是憑著對孫權及整個局勢的了解,對稱帝的利和弊作了充 分考慮后才作出的決定。別以為曹操不想稱帝。恰恰相反,稱帝、一統天下,正是他夢寐以求的,只不過時機和條件都沒有成熟。他這樣做是明智的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