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貪得近利釀遠憂
公元前659年,晉國興兵攻打虢 國。但必須經過虞國,如果虞國不讓晉 國的軍隊過境,晉國就會東手無策。大 臣荀息對晉獻公說:“虞國的國君虞公 是個目光短淺又見錢眼開的人,大王只 要把我們的國寶送給虞公,他一定肯答 應借我們一條路,讓我們通過虞國!
荀息說的“國寶”是指晉國的千里 寫馬和產于垂棘的璧。晉獻公很愛這兩
件寶貝,對荀息說:“這是我最喜歡的寶 物呀!而且,虞國有宮之奇在,他們怎 么答應借路給我們? 圖 荷息說:“我們把千里馬和璧送給 虞公,不過是把千里馬從這個馬廄牽到那個馬廄中,把從這個倉庫放到那個倉庫中,那些馬和倉庫早晚還不都是你的!言之 奇雖足智多謀,但他不敢犯上強諫,虞公絕不會聽從他的勸告。
暦獻公接受了息的建議,派人把千里馬和璧送給虞公,公果然不聽從宮之奇的動 告,借路給晉國。晉軍于是借虞國的路順利到達虢國,并攻占了虢國的都城,國遷都到 上陽(今河南三門峽市東南),拼力堅守,晉軍知難而退,回到晉國。 ・。、公元前65年,晉國聚集精兵良將,再次向虞國借路攻伐就國。宮之奇勸說公說
虞兩國相互依存,國滅亡了,虞國也就快完了!拜o車相依,唇亡齒寒,試想,車都 不存在了,連接車轂和輪圈的輔還能有嗎?嘴唇沒有了,牙齒就會覺得寒冷。請大王三思 而行。
虞公說:“晉國和我是同宗,一定不會害我!”他再次拒絕宮之奇的勸告,借路給了 晉國。
宮之奇回到家中,對眾人說:“晉國這次出兵,勢在滅続,回國途中,一定不會放過我 們虞國,大家逃命去吧!”于是,他帶領族人,進離了虞國。
八月,晉國大軍經虞國進入読國,攻滅了競國。凱旋途中,晉軍趁虞公毫無防備之機, 舉滅亡了虞國,虞公成了晉軍的俘房,千里馬和美壁也都重新回到晉獻公手中。
春秋戰國時期,諸侯國之間相互爭斗,他們都在利弊的權衡上深思熟慮。晉獻公以千 里馬和璧做餌,借路虞國,滅虢、滅虞,真可謂是“餌一重,魚也的得大”。而且晉熟悉虞國 情況,甚至連宮之奇有謀卻無力都算得出!耙磺斜M在掌握”的置,哪有不贏的道理。虞 國雖然得到了千里馬和壁這樣的好處,然而這只是一時之利,最終卻輸掉了整個江山,只 有晉國才是最后的真正贏家。孰利孰弊,一眼便知。